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93 (第2/2页)
都来说一说?”学子们纷纷抢答。“孝道。”“医理、命理、地理、法理。”“修己成人,修己安人,修己善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兴教化、知行统一、见贤思齐。”“…………”都是士人,或者说是华夏士大夫文化的道德要求里的“贤良”。弘星听着,微笑。“朕六岁生辰收到一份礼物,听到一个故事。干将和莫邪两夫妻是着名的铸剑大师,千锤百炼的锻造制作出无数把锋利的宝剑,可他们并不满足。他们纯粹、专注且热忱,他们对自己的手艺精益求精,他们的追求是铸造出更好的宝剑。终于有一天,他们领悟了,心有灵犀、默默不语,按照以往的方式开始打造宝剑,当宝剑即将出炉时,纵身一跃,一起跳进铸剑池……他们用自己的鲜血锻造一对绝世名剑。”沉默中,没有人说话。这里是国子监,大清士族的最高学府,天然地看不起,鄙视匠人。弘星嘴角上挑,眉眼带笑。“都对。‘仁义礼智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对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身份地位。朕记得,立冬那天,贤良祠里头一个个忠臣良将,汉白玉盘龙柱下方的碑文上,潮白河的二十五万亩良田,以及他们的主人;大石碑上那些无法留下名字的英雄们……很多很多的,所有的大清人……”所有的大清人,都是大清人,都有自己的功绩,自己的文化,不是那些形而上的道德才是文化。“文化是每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社会的最根本。华夏道德文化你们都说得很好。朕的理解,干将和莫邪做的很好。文化不光是儒释道,情爱,吃喝玩乐、伤春悲秋。”弘星的声音带着一种严厉,万人安静。“‘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朕相信,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比朕深刻,在座的,每个人都能写下厚厚一本书的批注……”读书人安静恭敬地听着皇上的回答,人呆呆的。他们回答的不对吗?士农工商的阶级自古如此。文化是士人的事情,农人、匠人、商人……也有文化?在士大夫的眼里,这些人,也是吃喝拉撒的人,论起文化,可能连八大胡同里的高级□□娼男都不如。可他们的皇上,对他们不满了吗?因为他们抱怨匠人起来势头?因为他们抱怨自己没有了特权?因为他们愤怒于,甚至害怕于农人和商人,甚至奴仆们、三教九流们眼里的光芒?万人沉默,带着委屈,带着不忿,带着倔强。弘星看着他们,抿口茶茶润润嗓子,继续。“……‘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朕学历史,记得宋朝时期,历史的一个拐弯中,这片土地上的政治体发生变化,文化也出现大变化。张载以及其弟子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周敦颐的濓学、王安石的新学、朱熹的闽学,共同构成宋代儒学的主流……”“很遗憾,”弘星的小眉头微皱,某方面来说,和周世宗柴荣的早逝一样,这片土地的命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