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蛇吻之一路向西(32) (第2/5页)
大麻(haschisch),于是尼查里派慢慢被叫成了阿萨辛。
阿萨辛派的正式名称为,伊斯兰教什叶派分支伊斯玛仪派下的尼查里派。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阿萨辛在波斯高原的崇山峻岭中修建了百余座堡垒,占领了波斯最有经济价值的地块。
并且以刺杀为手段,对波斯各城主进行武力威胁,收取保护费,强迫当地的穆斯林改信尼查里派。
阿萨辛以一种监督者的姿态把控了波斯高原北方的大多数城市,形成了蒙古人口中的「木剌夷国」,并最终引来了蒙古人的第三次西征。
前文说过,为了消灭札兰丁,窝阔台派大将绰儿马罕带了三万军马进入波斯高原。
在追击札兰丁军队时,绰儿马罕顺便打下了波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
在剿灭了札兰丁势力后,绰儿马罕留在了波斯,成为了「泛波斯总督」。
波斯高原名义上也归属了蒙古,但阿萨辛并不认可蒙古人的统治。
三万蒙古铁骑在正面战场上所向无敌,但对上阿萨辛这种「游击队」
却一筹莫展。
大部队过去,阿萨辛就往山里一躲;小部队过去又打不过这帮武艺高强的刺客。
阿萨辛潜入城市,化妆成各式各样的人,对蒙古官员不断地刺杀,把绰儿马罕弄的灰头土脸、威信全无。
再加上高原的盐漠地貌,缺乏大规模牧马的条件,军队的补给跟不上。
最后绰儿马罕的三万骑兵只能龟缩在了阿塞拜疆的大草原上,事实上放弃了对波斯的统治。
加兹温位于厄尔布尔士山南麓,是从阿拉穆特峡谷进入波斯高原的第一站。
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城中的街道上可以隐约看到远处山头上的鹰堡。
在蒙古第一次西征时,加兹温受到了速不台、哲别的洗劫,据说被屠杀了近四万人,还好城市建筑损毁不大。
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加兹温又被南来北往的行商挤满,街上的店铺一家接一家,恢复了繁华的景象。
由于伊斯兰教义禁酒、禁赌、禁嫖,所以城里没有酒馆、赌场和妓院,少了几分红尘的喧嚣。
取代这三大娱乐场所的是水房、澡堂和健身房。
澡堂没什么好说的,波斯男人喜欢在里面聊天、讲经、喝茶,当然绝对不会有坦拉克。
至于健身房,Zurkhane力量之屋,相当于波斯的武馆。
除了练武,师傅们还要给学员们传经布道,传教无处不在。
最后是水房,也就是茶馆、咖啡馆。
波斯水房提供的茶饮种类很多,几乎涵盖了所有不含酒精的饮料,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来自东方的红茶和北非的咖啡。
对了,水房还提供各种风味的水烟。
如果你想忘却生活的烦恼,自然有来自印度的高级大麻,加一点在水烟里,可以使你飘飘欲仙,聆听到真主的声音。
离城中心着名的贾姆清真寺不远,在一条相对偏僻的巷子里,有一家规模颇大的水房。
它的招牌很奇怪,是一对交叉的弯刀,进出者也与众不同,都携枪带剑,气质剽悍。
这里便是加兹温的「战士水房」,暨加兹温佣兵公会。
当工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商人和工匠的流动比较频繁时,公会就必然会出现。
最早的目的是商人们抱团取暖,一起对抗各地领主的盘剥。
慢慢地公会作用越来越大,制定行业规则,协调报价,分享情报等等。
商人公会出现了,伴生职业佣兵公会紧随其后,然后其他各种职业的公会越来越多,石匠公会、画家公会、教师公会等等。
而各个公会颁发的纹章则成了职业证明。
中世纪的农民是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