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2 (第2/2页)
着林廷安的眉睫沾上水渍,迷迷蒙蒙的眼神悄悄落在自己的脸上。那个时候的林廷安会紧紧依附在自己身上,每一声喘息都在表达着他的需要。杜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长久以来,他总觉得自己是不被需要的。或者说他在情感上是不被需要的。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展示”,向所有人展示一个标准的“优秀孩子”。琴棋书画、英语数学、就连体育,也不学那些普通孩子学的游泳、羽毛球,最开始学的也是巨贵的击剑,只是因为他伤过脚踝才改成了跆拳道;而当他真的喜欢上这些运动时,又必须让位于“成绩”和“师大附”。情感方面的种种需求被父母当做了“小孩子不懂事”,或者是单纯的“矫情”。那种普通家庭碎碎叨叨的关怀,父母一边责骂自己不长进一边玩命炖红烧rou的幸福感,那种拿着不及格的卷子回家,先是铺天盖地一通数落,然后又细水长流地鼓励和宽慰的振奋感,那种打了两个喷嚏就被mama逼着穿秋裤的温暖,他从来都只能听孙睿絮叨絮叨,自己从未体会过。直到他遇到林廷安。会絮絮叨叨说“大满贯”“全满贯”会抱怨自己天天上辅导班不能陪他“腻乎腻乎”会把发烧的自己塞进被子里会在晚上被敲开房门灌一肚子排骨汤和大包子……杜暄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林廷安需要他更优秀、更健康、更快乐,因为所有的这些会让自己更幸福。就是这种感觉——林廷安“需要”杜暄过得更幸福。所有的这些,让杜暄感到满足,这种满足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也因着这种向往,他对未来有了不一样的期许。三年前,当老师在讲台上口沫横飞地说“这是你们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你们要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时,他只是个内心叛逆的倔强少年,想要用一次“革命”来抗争父母,对于“未来”他只有个模糊的概念,他没想过是不是有同行者。三年后,老师依然在讲台上说:“这是你们人生的起点,是第一块奠基石”,可是现在的杜暄对未来有了最明确的设想,甚至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如在目前。甚至,他想得更多、更多……多到他不敢跟林廷安提半个字!在他眼里,林廷安永远是那个站在领奖台上,竖着两根大拇指在校长面前张扬嘚瑟的中二少年。他可以聪明、可以张狂、可以开朗热情朋友遍天下,也可以喜怒形于色、活得自我。如果说,未来他避无可避地要面对种种社会压力乃至于歧视,杜暄希望至少在学生时代,他的林廷安可以一直单纯地嘚瑟着。为了保有这份单纯,杜暄可以付出更多。孙睿看着杜暄一边扒拉盘子里的饭粒,一边快速地浏览手机里的英语作文。他啧一声:“你行不行?就算寒假补课学校管得不那么严,你也别太张扬了,手机都敢拿出来了。”“没事儿,”杜暄说,“这不你帮我挡着呢吗?”“你至于吗?你是不是打算考英语单科状元?”“我本来就是。”“我说的是高考,高考单科状元。”孙睿翻个白眼,“北医大有那么难考吗?你看你期末全区排名,啧啧啧……”杜暄笑了一下:“单科状元算啥,我还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