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公主的日常_起婆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起婆娑 (第1/4页)

    时间线混乱+一点点个人猜想;

    删删改改,不知所云,浅做一口饭给大家吃;

    《锁麟囊》是近现代京剧,文中的情况纯属捏造。

    “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戏子在楼台上咿咿呀呀唱着,水袖翩然,时兴的脂粉弥漫着浓烈的香,如月色如寒梅,竟让人恍惚间生出这里是天上白玉京的错觉。

    此地毕竟是贵人们寻欢作乐的风月场所,随着素日放浪形骸的纨绔起身,描摹山川风貌的瓷器乍然磕在地上迸裂,连同其中的红梅腐烂在一汪水潭里。

    香油蜡烛燃着,光辉足以媲美白昼。烛火跃动,恩客们的阴影被映照得无比庞大;而一旦失去家世、人脉,就会如同被撤走了烛台一般,他们身躯所延展而来的影子再也不能带来敬畏。

    罗谦憎恨这些流淌着相似血液的权贵,即便他们其中某人是异母手足的可能母庸置疑。他们之间始终隔阂着难以跨越的天堑,是衣食无忧的生活,是源自长辈的庇护,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活着。

    对于世家子弟而言稀松平常的事物,却是他竭尽所能也得不到的奢望。血脉相连,在这样的境况下不啻最恶毒的诅咒。

    他抚摸着自己的脸颊、眉骨、嘴唇……草绿色发丝昭示他乃名动一时的琴师罗珈的子嗣,只要母亲死不松口,就没人知晓他是谁一夜风流的附带品;庞大而隐秘的恐惧时常化作梦魇,令他在午夜时分大汗淋漓地惊醒。

    即便罗谦比任何人都要憎恨伦理上应被称作“父亲”的男人,亦撼动不了铁一般的规律——随着年岁的增长,毋论情愿或者抗拒,与那人相似的特质终究会显露在世人面前。揽镜自照,这张依稀得以窥探日后是如何风流的脸,竟无半点能与母亲联系起来。

    清晰的认知仿若无形之手,死死扼住他的咽喉。愈是挣扎、愈是苦痛。十六岁迫近,维系利刃的马鬃也越发岌岌可危,弥天大祸似乎随时会坠落在他身上。

    贵妇扇面之后遮掩充满了粘腻欲望的眼神,她们如同凝脂的雪肤在灯下泛着莹润的光,混杂着麝香的甜腻气息扑面而来。面若桃花,鬓发如云,但在罗谦眼里,她们与说书先生口中的恶鬼并无差别。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遑论礼法。所谓礼仪只是青鸾世家的遮羞布。他见过琴师与公子夜半私会,已婚夫人邀约歌者泛舟游玩……在这个世家弄权的时代,他们这样精心豢养的金丝雀所得到的只有难以状诉的罪名。

    君君臣臣,身为皇室的宗亲、外戚,世家自是无可指摘。能惩戒他们的唯有更为昌盛的簪缨名门亦或万人之上的帝王。

    而帝王似乎也是物尽其用之后,食之无味的存在——年关将近,茫茫大雪中,先皇于寝宫悄无声息地暴亡。他正值壮年,素日里并无炼丹的癖好,令人不得不疑心……

    可又能怎么办呢?苍家的男丁虽按伦理纲常最尊贵的,实则是货于世家的工具。他们急切地给帝王套上桎梏,令血亲与血亲媾|和:表亲与表亲,姨母与外甥……而在民间,同胞兄妹之间更是毫不顾忌地作鸟兽行。

    近亲苟合的产物,也懂何为礼义廉耻吗?被围堵在小巷深处时,罗谦咧开嘴冷笑。

    “你只不是一介伶人,”为首的语气轻慢,讥讽与不甘就像是徒劳堆在翻覆茶壶旁地抹布里的水,满溢出来。“凭什么得到长公主殿下的垂青,凭什么——得到她的爱。”

    罗谦默不作声,觉得这问题实在无聊。

    爱。这个词像是guntang的烙铁,灼得脏腑俱成灰;又仿若生吞了一条鲥鱼,绵密的刺将内里剐得鲜血淋漓。

    在乐坊的无数日夜,他反复思索世人趋之若鹜的爱情究竟是什么。它使神志昏聩、言行狂悖。即便作为纵情风月场、看惯痴男怨女的老手,也未必能挣脱本能的束缚:厌倦唾手可得的一切,而渴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