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之莲_分卷阅读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 (第1/2页)

    他:哦,是这样啊,白云和莲花一样美,那以后就这么叫你了。

他得寸进尺道:你也可以唤我,君实,至诚君子。

我:……

十五日,留意到我的几案上,放有莫贺赠予的两册竹简,他好奇道:佑莲可是识得汉字?

我:识得不多,莫贺给我的这两卷书,尚且未读通。

他:那我有空教你吧,你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问我。

我问:孝经注释里,有这么一个典故,叫卧冰求鲤,这是真的吗?

阴山的冬天,寒风瑟瑟,寸草不生,镜湖也结了厚厚的冰,好多牧人都挨不过去。我可从未见过草原上的汉子,靠自身的温暖,把湖上冰层融化,来捕鱼作食的。

他:这个故事,我记得出自晋人的,你可以把他当一个神话看。

至于后人注释孝经,把它收录,大概是本着“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的兵法之则,树立一个至高的榜样。

就比如说我吧,小时候可孝顺了,虽然做不到卧冰求鲤,但冬天把棉被捂热了,再给母亲盖上,还是做得到的。

我:……

一月后,他心疼道:佑莲,我看你每日吃的都不多,可是胃口不好,不爱吃饭?

我让陪嫁的厨子,烙了酥饼,蒸了羊酪,做了浆果子,大口地吃给他看。着实大口,因为我在冯府,也多年未食这等草原小食,只吃下等人才吃的杂粟饭。可是如今,我有嫁妆和厨子,可以自己开灶,在这一点上,我十分感谢夫人。

他也尝了几口,赞道:风味虽独特,但汉人饮食,以粟豆蔬果为主,怕是不习惯,多食难以消化。

我以为他要禁止我吃,准备收起来,谁知他话风一转道:以后啊,你就在我们的绿竹苑,单独做食,不用一直去侍候母亲吃饭了。

我:……

数日后,我按照他说的,除去晨昏定省,独自用饭,母亲自然脸色不好。

我忐忑问:我这么做,会不会有违孝道?

他:孝字发源于心,你我常给父母大人问安,也就是了。

胡汉民风迥异,你在一旁伺候,母亲就能多吃一口饭吗,母亲自有奴婢伺候。而且,你是太皇太后赐予的冯家贵人,怎可当小婢驱使。放心,我已经和母亲提过此事了,她只是不好发作罢了。

父亲任职中书,常夜宿宫中,我以往在太学,也是与生员们同止同息。我们就算归家,除了节日宴请,也是各自起灶。家人尚且不用互相迁就,何况母亲还有弟妹相伴,我家可不讲究那些虚礼。

我:原来只是因为我是贵人,你才对我这般好?

他:对你好的理由,你我洞房之夜,我就说过了,你忘啦?

我:……

一日闲坐,君实拿出了一把造型古朴、凤尾漆身的七弦古琴,左手按弦,右手拨划,一曲哀婉缠绵的清曲,如水流出。

我听得恍恍惚惚,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苍茫阴山,草低牛羊,我与阿莫敦相依为命,不觉双目泪流。

这几年来,我曾偷偷打听过,阿莫敦的下落,可是听牧人大叔说,她们一家人早已不见,多年边境战乱,也许迁徙到了别处,也许逃回了柔然。难道骨rou至亲,此生再不复相见?

我于是拿出了陪嫁的“加各支”,和着此曲的声调,吹奏起来。

君实微微停下,惊奇地望着我:这是什么乐器,像箫又更短,如笛却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