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锁逃妻(艳妻系列之四)_分卷阅读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 (第2/2页)

铜板,算做厢房的租金。

如此一来,渠正清与翟小六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渠正清渐渐发现翟小六胸怀锦绣,眼界宽广,非一般池中之物,于是经常为了一些镇上,甚至县上的政务请教翟小六的看法。初时,翟小六还推拒说自己愚钝,不知常务,后来被渠正清缠的久了,也就松口说了一些自己对当地治理的想法,渠正清听后大为感慨,真是授君指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尤其是翟小六对于屯田和佣兵的建议,渠正清简直闻所未闻,直呼精妙!

原本盂兰镇属于西南边陲的一个边关小镇,离此不远的平遥关驻守三百军士,由于盂兰镇周围山路陡峭难行,气候又是常年湿热,从中央军粮库调来的粮食军饷,一路艰难运到郡府,再下放到盂兰镇平遥关时,粮饷不是霉变腐坏,就是路中遗撒或粮车坠入山崖,算起来总是损失过半,军士们饿得熬不住,便下田来抢老百姓的粮食,闹得盂兰镇民怨沸腾。

郡府为此事也烦恼不已,只能多多播发粮饷,往往一个三百人的屯军,就要运送七百人的粮饷才够用,一个关口如此,整个西南边陲,上百个关口,这样算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朝廷一方面深感负担沉重,另一方面更是担心这种浮涨的数字引起地方官员的腐败贪扣,每次对于边陲几个郡府发放军饷一事,总是极其不满,公告各地开国初年,应以休养生息为主,不宜征收重税以养军士,责令各个郡府想办法节省军饷。

这些事原本是当朝大官们该发愁的问题,只不过涉及到盂兰镇百姓切身的生活,渠正清不时也会拉着翟小六慨叹一番,一方面觉得百姓贫苦,还要受到军士的盘剥劫掠,生活得惊恐辛劳,另一方面也觉得军士不易,要舍命保家卫国,却无法吃饱穿暖……真是两相为难!

翟小六听后倒是轻松一笑,说道:「三百军士一年粮饷只需一千八百石,朝廷每次却要出四千五百石才够用,当然会烦恼。倒不如佣兵屯田,以田换粮,以人换粮!」

见渠正清不太明白,翟小六将自己的想法做了深入浅出的解释。

守备边关要塞的军士都是青年壮汉,平日没有战事时,不外乎警戒和cao练,剩余大把时间闲置倒也可惜,不如在盂兰镇附近的荒野里开荒种粮,自给自足。

盂兰镇有千余口的百姓,其中男性壮劳力也有个四五百人,可以选出三百人加以训练,以百人为一组,每四个月去平遥关替换百名军士,这百名军士可以下地种粮,顺便帮镇里去守关的人家做些农活,这样一来,一年的收成足够边关军士自己自足,不但省去长途运粮的各种风险,更能改善军士与百姓之间的关系。

那些参与换防的平民劳力,郡府可以酌情补贴,只要每年减免每人几石税赋,相信报名的百姓会很踊跃。如此一来,朝廷能省下大量军饷以及运输费用和人员,郡府也不用担心军士劫掠平民,百姓也能够减轻税赋。若遇到战事,这平日里训练的百姓可以立刻由民转兵,保卫国家,这可是几方皆获利的好事!

渠正清拍着大腿连呼「高妙」!心底里一下子将翟小六当做神明般供养起来!迅速把翟小六的想法上报知县,知县上报郡府,很快佣兵屯田制被列入户部和兵部的律例,半年内推向全国,虽然出谋有功的奖励被郡府太守堂而皇之的占据,但太守也算褒奖渠正清和翟小六,提拔渠正清做了县尉及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