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来月色_分卷阅读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1/2页)

    文案

卷一:感遇

【拟古一首】(唐)李白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卷二:叹世

【西江月】(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搜索关键字:主角:保密~┃配角:作者算不算?┃其它:结尾又想好了。

前篇:鬼话连篇

第一章梦之家园

梦园坐落在一个南方小城的郊区,方圆五千平方里。园内丘陵地貌的连绵小山上,树木成林,芳草遍地,鸟语花香,很有点森林公园的味道,使得这里的空气比工业为主的小城市中心要好得多。下雨的时候,山上的青松翠柏像有生命般伸长自己,迎接雷公雨娘的赐福,茂盛生长着。

梦圆正中央有一个翠绿如玉的池塘,几只肥肥的鸭子悠闲自在的漫游其中。池塘边上有一片人工种植的竹林和一个竹制的小屋,门口匾额上,书法刚劲有力地题着“竹月斋”三个大字。

屋子的主人是一个面容枯槁的独眼老人,一条腿断了,装了假肢,走起路来,钢铁制成的假肢总是碰撞到地面,发出像敲钟一样的声音。

老人在屋外用竹片围了一个不算大的院子,里面养了几只鸡。天明时分,总可以听到公鸡打鸣的叫声。之后不久,便可听到老人假腿点击地板的声音——老人开始了他一天的生活。

此处风水甚好,气候宜人,梦园门外500米的地方,有一个11路公共汽车的终点站站牌。但这里除了清明节和七月半难得热闹一番外,鲜少见到人来此郊游踏青,理由是“不吉利”。中国人的潜意识里还是有那么一股子保守劲,只是大多数人不愿承认罢了。

想当初市民向市长建议开一趟公共汽车到梦园,方便没有车的人们去梦园祭祖。这是好事,市长欣然同意,可提议到了公交公司那儿就卡壳了。公交公司的老总死活不肯把站牌安在梦园门口。

在外面开车的,往往不注意安全,但却是最迷信的。你没看到每辆汽车的司机都在后视镜上挂着一个毛主席头像或庙里求来的七七八八以保平安吗?但新闻每天报道的交通事故,车主又有几个得到“保佑”的呢?

市政府和公交公司的这场争论,最后终于以“站牌后撤500米”为条件拉下了帷幕。于是11路公共汽车每次只开到梦园外500米便掉了头。

说实话,如果你去,下了车后,连梦园的大门都看不见,要不是因为周围只有一条两侧种满法国梧桐的小路,可能很多人连梦园的门都找不着。

看到这里,读者大人们也许已经明白了。

没错,梦园是一个墓园。

梦园中的小山上除了青松翠柏,还有一排排整齐的墓碑。他们和所有历史一样从另一个侧面见证着这个南方小城建国五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和此方人们的生老病死。

而那个垂暮老人是墓园里唯一的一个工作人员。说得好听些,是管理人员。其实每天工作也无非就是看看大门,有人来祭祖时帮助登记一下;等人走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